C114訊 3月15日消息(艾斯)人工智能(AI)、品牌內容、網絡欺凌、數字廣告欺詐、假新聞、國際恐怖主義、移動視頻和TMT大型合并的共同之處是什么呢?答案是,總體來看,這些新興趨勢在2017年將引發消費者TMT市場企業在中立性方面的重大問題。
Ovum媒體娛樂研究與分析總監Rob Gallagher表示,到目前為止,互聯網公司、寬帶提供商和消費電子(CE)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都脫離了用于管理他們平臺、網絡和設備用途的規則。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狀況已經被政府規章所認可,他們明確或隱晦地承認寬帶和社交網絡只是管道,不能或者不應該對其平臺上的活動與行為負責。在其他情況下,有些人認為,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缺乏反擊大型電信集團游說力的權威,以及打敗科技公司民粹主義論的公關技能,行業可能需要了解競爭如何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
雖然傳統監管機構解決這些挑戰的能力仍然存疑,但是TMT行業將會在2017年面臨壓力,Ovum給出了六個主要原因:
·世界的分歧越來越大。諷刺的是,少數人傳播的分裂——假新聞、網絡欺凌以及恐怖網絡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將使大多數人變得懷疑——關于科技公司在保護“自由言論”方面自豪的自由立場以及他們拒絕對被認為是施虐者和受虐者這些情況采取行動,甚至憤世嫉俗。
·科技公司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力量。與此同時,少數社交平臺將通過數字的力量,鞏固其在社會、媒體和經濟中的作用。Ovum預測,到2017年底,Facebook將有近21億的月用戶,相當于全球1/4的人口,或者1/3(如果排除中國這樣不能訪問Facebook的國家的話)。
·傳統電信和媒體對數字化的焦慮。擔憂包括,Facebook等企業不斷增長的力量,將導致越來越多的傳統電信和媒體企業之間富有爭議的合作和合并,例如移動視頻的零資費政策,中國在西方娛樂公司的投資,以及AT&T/時代華納和21世紀??怂?Sky之間的大型合并。
·互聯網平臺將變得(甚至更像)像媒體公司。同時,Facebook等企業宣稱的它們只是內容渠道的聲明將變得可笑,因為競爭和政治壓力將導致對內容和編輯機制的更直接的投資。例如,去年Facebook就透露,打算處理假新聞和音樂侵權,并且對原創視頻進行探索。
·算法在維護主人方面將看起來太過聰明?;ヂ摼W平臺公司的論點不會因他們吹噓其平臺的“人工智能”而得到幫助?!叭绻麄冞@么聰明,那為什么他們不能對不好的東西采取行動呢?”爭論一直都存在。但是如果他們能夠采取行動,就可以說他們是中立性的嗎?畢竟,決定是一個判斷,無論這個判斷是由人還是由機器做出的。
圖1:到2017年底Facebook旗下三個產品每一個都將擁有比中國人口還要更大的規模(資料來源:Ovum)。
·最后一個問題將引發一些關于AI和媒體的有趣問題。AI能夠做到客觀嗎(不管這意味著什么)?主觀性會在哪里悄悄體現呢?是通過其企業所有者的明確戰略,再或者設計師和編碼者的無意識偏差,又或者它進行交互和學習的人類“智慧人群”呢?誰應該對任何“不好的”決定進行負責呢?
如果我們無法完全信任AI,那么科技公司是否應該被迫開放他們高度保護的算法接受檢查呢?這會產生有意義的洞察嗎?要知道他們的制造者也并非真正知道為什么AI會以某種方式進行運行,以及這些程序被隱含設計為“自主思考”。因此,AI的“動機”可能最終會是不可知的嗎?
Ovum表示,這些問題不大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得到解答,行業可能需要一些高智商和值得信賴的人,在一段時間內將“好”從“壞”中過濾出來。與此同時,那些希望在2017年在權力游戲中大顯身手的TMT公司——無論是通過擴大規模、整合還是計算能力——都要記住,假裝中立性并不會免除你本身承擔的義務。隨著權力的增長,不可避免的責任也將越來越大。